《鬼太郎诞生 咯咯咯之谜 真生版》上映纪念册子访谈

附原文

导演·谷贺豪

我希望表现出在沉闷的日常中,生命迸发的红色闪现的那种感觉,这也是与“血樱”相呼应的表达。

——《真生版》上映的消息公布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在制作碟片时,就决定了要制作一个R15版。非常幸运的是,影院发行方面也很希望能将这个版本放映出来,毕竟这是一部为电影银幕而生的作品,所以我非常高兴。

——据说《鬼太郎诞生 咯咯咯之谜》原本是以PG12(建议12岁以上)为目标进行制作的,后来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变成R15,但为了保持在PG12的范围内,您在恐怖表现上做了一些调整。相反,这次的《真生版》中,古贺导演您最初设想的影像表现得以实现,请问您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的表达和坚持的是什么呢?

映伦(日本映像伦理机构)最初是在分镜阶段对影片进行了审核,当时有相当多的镜头无法通过PG12的标准。例如,最后鬼太郎的父亲被拔出神枪后身体崩塌的那一整段镜头最初都不被允许。但映伦的审核人员也曾是电影制作人,所以他们理解我们的想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最终包括上述的鬼太郎父亲的镜头在内,很多镜头都得到了通过。

最为严格的部分是关于流血描写的,在PG12版中,我们通过减少血液的量和降低颜色的饱和度来进行调整。然而,在色彩构成上,如果你看一些日本早期的纪录影像,会发现其中的木、土、石等元素的深绿色、棕色和灰色占据了画面的主要部分,而在这种背景中,鸟居的朱红色显得特别鲜明。我想这也与早期胶片的特性有关。我希望表现出在沉闷的日常中,生命迸发的红色闪现的那种感觉,这也是与“血樱”相呼应的表达。这次《真生版》的这个部分实现了我当初的意图,我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听说《真生版》中也包含了许多谷田部先生的心血,古贺导演能否谈谈在《真生版》中您特别能感受到谷田部先生用心的部分?

通常情况下,长篇动画的制作会采用分工制,由几位作画监督和总作画监督分担不同的镜头进行修正,而在《真生版》中,水木和鬼太郎的父亲等各个角色全部由谷田部先生亲自重新调整,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我相信这种对角色和作品的深厚爱意,一定也能被观众们感受到。

——古贺导演希望观众特别关注《真生版》中的哪些场景?

虽然《真生版》因评级改变而备受关注,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我们按自己的想法制作了想要的影像,自然而然地达到了R15的标准。因此,希望大家能够纯粹享受这个变得更为美丽的故事。

——电影上映不到一年就决定再上映《真生版》,这一决定背后是由于配信平台的上线、密室逃脱游戏以及“电影音乐会”等各种活动使得作品的粉丝群体逐渐扩大,许多观众希望能“再次在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古贺导演在2024年8月曾出席了广岛的应援上映,您有过很多近距离感受粉丝热情的机会,如果有特别让您感受到这份热情的故事,能否分享一下?

其实这些活动并不是从上面布置下来的,而是喜欢这部作品的工作人员们带着自己的热情,自发地想要组织这些活动的。看到这么多粉丝前来并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 作品完成后就不再是属于我们的,而是观众的。观众们给予了这部作品如此多的热情,让它成长至如此大的规模,我对此感到非常感激。

——重新来看,《鬼太郎诞生 咯咯咯之谜》对古贺导演来说是怎样的一部作品呢?

有工作人员看完分镜后对我说,这像是一封遗书。三十年来,我作为职业导演一直在完成被交付的任务。而在职业生涯的末期,能有机会制作这样一部倾注我所有思绪的电影,我感到非常幸福。这部电影能够获得众多观众的支持,对我来说真的是实现了本心的愿望。

——最后,请您对观看了《真生版》的观众们说几句话吧。

水木、鬼太郎的父亲、沙代、时弥,还有时贞,虽然他们是虚构的角色,但我相信在过去的时代,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而在现代,这部电影能够引起许多观众的共鸣,也让我觉得水木和沙代等人在各位观众心中仍然存在着。怀着这种默契之情,我要向那些从上映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忘记他们和这部电影的观众们(当然也包括第一次观看的观众)表达最深的感谢。谢谢大家!

角色设计·谷田部透湖

希望大家能通过升级后的影像,再次沉浸在这个世界中。

——「真生版」上映的消息公布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当映伦判断导演最初构想的一部分表现难以通过PG12评级时,工作人员们就曾说过,“希望有一天能够上映那个在分镜中所构想的版本”。而如今它作为《真生版》,并且以全国公映的规模上映,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电影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上映前的预期,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正是因为如此才得以实现。非常感谢大家。

——听说《真生版》中总共进行了327个镜头的重制。谷田部先生,您在制作中特别注重了哪些方面?

“为《真生版》进行的恐怖演出重制”与“对作画的细化重置”是分开进行的。这次我主要负责的是后者。感觉就像是借着《真生版》工作的机会来进行作画细化一样。有了《真生版》的进度安排,其他的作画重制工作也得以彻底展开,这是一种幸运。

具体来说,我不断地改进角色的造型、表演的动作等方面的作画。这其实也涉及PG12版中的一些镜头重制,严格来说可能不完全属于《真生版》工作。有的镜头只是通过TP修正※1稍作调整,而有的则从LO※2的阶段重新进行表演的设计,包括背景也重新制作。去年在交付前真的拼尽了全力进行制作,但由于进度安排的问题,有一些部分无法面面俱到。所以这次能有机会重新面对那些镜头,我非常感激。对于那些多次观赏这部作品的观众,我想他们或许能注意到“鬼太郎的父亲和水木好像变得更酷了?”、“表演的动作有变化”、“这一幕的背景细节变得更加丰富了!”等这些细微的变化。当然,除了主角两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修正。电影制作完成时,我还觉得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让这些角色动起来了,所以能够再次大量描绘他们,我感到非常开心。

※1: 指直接对已经上色的动画素材进行修正的工作。

 ※2: 指动画师基于分镜进行镜头构图和动作设计的阶段,是作画工作中最初的步骤,也被称为“一原”(第一原画)。

——在《真生版》的制作过程中,您和古贺导演的互动中,有没有特别感受到导演坚持的某些细节或场景呢?

古贺导演想要实现的东西、想要挑战的演出与画面制作得以复活,作为导演的粉丝之一,我感到非常高兴。导演非常喜欢一些早期的日本电影,其中在黑暗中血液被部分彩色表现得非常鲜艳的画面,《真生版》中的一些重制镜头让我想起了那些电影。

——谷田部先生希望观众在《真生版》中特别关注哪些场景呢?

与其说是“这个场景”,不如说是整体上两版的差异会更有趣。如果关注《真生版》(R15)与通常版(PG12)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血液表现上。两个版本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但在镜头的处理与作画上有所变化,通过对比会发现“PG12和R15的分界线就在这里”。如果有参与动画电影制作的朋友们能对比这两个版本,或许会成为参考资料。实际上,这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则或手册,只能通过实际观摩成片来逐一研究和调整,这对制作方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点。通过这部电影的制作,我学到了这一点。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也参与过一些有流血和角色死亡描写的动画作品,当时那些作品是能够在地面频道播出的。我第一次了解到,电视的播出标准和映伦的审核标准是不同的,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结尾部分,鬼太郎的父亲作为寄托体而身体溶解的场景。在去年制作电影时,有一些超出PG12范围的镜头被列入了名单,这一幕也被列为可能需要限制的候选镜头之一。当时我们被告知,“在最终审核之前还不确定,但根据表现的方式,有可能需要剪掉镜头,或者无法清晰地展示画面”。对于一些令人震撼的表现来说,提升评级是合理的,但如果那一幕被删除或模糊化,整个电影的故事含义就会变得难以理解。那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戏份,如果删掉甚至需要回到剧本阶段进行调整。但PG12的限制是不可逾越的,那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考虑了许多替代方案,比如调整动作、改变色彩等,通过摸索来完成制作。最终,该场景的成片通过了映伦的审核,没有被删减或替换。然而,在这些尝试中,确实有一些镜头超出了PG12的范围。这次《真生版》重制中重新加入的正是这些超出部分。

——电影上映不到一年就决定上映《真生版》,这背后有粉丝们热情的巨大推动。早期的线上发布、展示设定稿和修正版原画的“追忆展”、现场演奏电影配乐的“电影音乐会”等各种合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反响才得以实现。关于这些活动,您有没有特别的故事可以分享?

我真的感到非常惊讶和感激。在这个行业,即使创作者全力以赴,也不一定能传递到观众那里,我觉得这次我们非常幸运。另外,听说有很多人通过这部作品接触到了水木先生的著作或其他动画作品,能够成为他们与先生作品之间的一扇门,我感到非常高兴。

电影上映后,各种企划和周边商品不断推出,这些通常并不是动画制作团队所能参与的部分,所以我也从观众的角度在享受着这些内容。电影本身是一个严肃的故事,看到有那么多可爱的周边商品推出,我也觉得很意外。“电影音乐会”和“追忆展”方面,他们向我委托了海报的创作,我也在《真生版》重制的同时进行了绘制。无论是音乐会还是追忆展的视觉图,观众们都很喜欢,我对此感到很高兴。每次受邀参加这些活动,我都能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爱,心中充满感激。鬼太郎父亲的配音演员关先生和水木的配音演员木内先生也为各种活动录制了新的配音,真是非常豪华……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会想要拥有这些活动的影像和CD。当时在电影配音中,两位演员的声音赋予了影像更深的世界观,让角色立体起来,这种感动至今仍记忆犹新。电影制作完成后还能再次听到两位演员饰演的鬼太郎的父亲和水木的声音,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事情。

——重新来看,《鬼太郎诞生 咯咯咯之谜》对谷田部先生来说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动画《咯咯咯的鬼太郎》系列,能参与到电视系列第六季的制作中我已经非常高兴了。能够和古贺导演以及过去在鬼太郎系列中活跃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并被委托制作插画和片尾动画,这让我感到无比荣幸。几年后,能够作为剧场版的角色设计和总作画监督工作,看到这部作品被如此多人喜爱,我觉得这将是一生的宝物。从“让什么样的角色登场?”的剧本会议,到最后的重制工作,我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参与了自己喜欢的作品,真的很开心。

——最后,您有什么想对观看《真生版》的观众们说的话吗?

非常感谢大家观看《鬼太郎诞生 咯咯咯之谜 真生版》!在喜爱这部电影的观众们的支持下,我们得以上映《真生版》。希望大家能通过升级后的影像,再次沉浸在这个世界中。

Translated by ChatGPT 4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