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太郎诞生:咯咯咯之谜》BD豪华版访谈

编剧·吉野弘幸

我认为他可能会希望恢复到被病魔侵袭之前,那个健康的状态。

——追溯起来,第六部《咯咯咯的鬼太郎》第14集《枕返和幻梦》中,由您担任编剧的这一集,首次让过去的眼球老爹登场,成为了《鬼太郎诞生:咯咯咯之谜》的重要起点。能否先谈谈这一段的故事?

我希望《咯咯咯的鬼太郎》能成为一部适合亲子一起观看的作品。因此在那一集中,我设计了一个不仅是孩子帮助父母,最终父母也会拼尽全力的情节。在那个能够满足一切愿望的梦境世界里,我设想把眼球老爹放入其中。如果鬼太郎陷入困境,他会希望得到什么呢?他一定希望能帮助鬼太郎。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他可能会希望恢复到过去的样子,而且是恢复到被病魔侵袭之前,那个健康的状态。

——不仅健康,而且事实上还是个帅哥,这点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其实在剧本中,我原本没有具体描绘他的模样。我觉得描写水木茂先生没有画过的样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剧本中仅仅写到他穿着“红色条纹斗篷”的“光影”。但当我看播放时,那个帅气的眼球老爹真的出现了,让我大吃一惊(笑)。

当时,初代制片人永富先生也感慨地说:“我们制作《鬼太郎》的动画已经超过50年了,从没有人想到,也包括水木先生本人,都没有想过‘病魔侵袭前的眼球老爹’这个设定。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另一方面,关于水木,在第六部中仅仅在第一集和最后一集中出现了一两个画面,或是眼球老爹提到“鬼太郎还是婴儿时,是一位叫水木的青年救了他”这样的台词,真相却一直没有揭晓。

确实如此。其实在第六部第93集《魔幻列车》的制作时,系列导演小川孝治先生和永富先生曾经提议,“水木这个角色一直让人挂心,不如让鬼太郎搭上幻之列车去见水木吧。”但当时我已经构思了一个以猫女为主角的时间循环故事。所以我对永富先生说,“关于水木的故事,还是不要在最后一集仓促地用回忆带过,倒不如让观众去自由想象吧。如果有机会的话,就好好地讲清楚这个故事。”(笑)

——结果,没想到后来竟是您自己在剧场版中把这个伏笔给收了回来?

简直就是伏线回收的典范(笑)。不过,永富先生其实早就有把第六部做成剧场版的计划。他一直怀揣着这个野心。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好好描绘水木这个角色时,多种元素在他脑海中汇聚了起来,比如“鬼太郎的父亲”、“类似《犬神家》的氛围”、以及“成人向的恐怖故事”。最终,这些线索都汇集成了《鬼太郎诞生:咯咯咯之谜》。

——正式决定制作剧场版后,永富先生和古贺导演的第一次会议是什么时候?

根据我的记录,应该是在2021年5月14日。

——刚刚提到了《犬神家一族》的名字,据说永富先生提到过他喜欢电影《八墓村》,给古贺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记得最初好像是提到《犬神家一族》。总之,永富先生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做类似横沟正史那种哥特式的悬疑故事。而我自己也一直想尝试这种风格,所以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我们大约每月开一次会议。到了7月左右,我提交了第一版创意笔记,导演也提出了他的构想,随后谷田部透湖女士也开始参加讨论。最初的重点是完成剧情大纲,而龙贺家族的各个角色大概是在10月的笔记中首次登场的。

——您之前提到过鬼太郎的父亲和水木之间力量关系的变化,这方面是如何处理的呢?

这部分是在剧情框架阶段就确定了。在制作《鬼太郎诞生:咯咯咯之谜》的过程中,我们在角色设计、是否采用硬核描写、以及角色刻画的具体方向上,得到了谷田部女士许多新颖且独到的建议。

——实际上,是谷田部女士提议颠倒两人的性格设定,同时将鬼太郎父亲的设计从《反枕》中那种帅气形象调整回更接近水木茂风格的样子,对吗?

没错。我和古贺导演实际上是以工作关系接触到《鬼太郎》的。以前也只是小时候看过而已。但谷田部女士不同,她一直是水木茂先生和《鬼太郎》的忠实粉丝,对作品的热爱远超我们。这种热情也体现在她对作品的专注和投入上。所以当我们遇到困惑或犹豫时,都会觉得谷田部女士的判断更为准确。

——剧情大纲完成后,正式开始撰写剧本大约是什么时候?

从2022年1月开始写,到了4月完成了最终稿(第五稿)。当时不得不加快速度,因为永富先生决定在五一黄金周后离开东映动画。突然接到通知说,“吉野先生,请在那之前完成定稿。”(笑)

剧情大纲的最终版本标记为“Version 3.0”,完成时间显示是2022年1月9日。之后就开始剧本的撰写,最初是直接把大纲内容流入,再对每个场景进行补充、删减,逐步扩展的方式推进。

——也就是说,初期版本的剧本在后半部分还保持着大纲状态?

是的。如果现在回头看初稿“Version 1.0”,那时的内容只完成到水木从公司离开的部分。

——那个阶段,开头的现代篇已经存在了吗?

是的,我的创作风格比较线性,从一开始现代篇就已经加入了。古贺导演当时提议希望营造出一种“J-Horror”(日本恐怖片)的氛围,所以现代篇在那个阶段还带有一些鬼屋(Funhouse)的感觉。那段时间我们参考了不少电影,比如《犬鸣村》(2020年2月7日上映,导演清水崇)和《咒怨》(2003年1月25日上映,导演清水崇)等。(笑)

——之后的进展是怎样的呢?

准备稿的第五稿在2月28日完成,写到了鬼太郎的父亲被长田一行人抓住为止。之后经过第七稿的调整,初稿于3月15日完成。而提交的第二稿是在3月2日,到了那时过去篇的部分已经全部写完,甚至包括片尾字幕的内容。不过,从现代篇返回的部分仍显得有些模糊(笑)。随后是第三稿在3月28日完成,第四稿和最终的第五稿(即定稿)是在讨论后的直接修订,并都于4月2日定稿。

——我看过定稿,其中一些最终被删减的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鬼太郎的父亲在列车上与太阳族对峙的场景,鬼太郎的母亲以生灵形态出现在水木面前的场景,以及孝三试图帮助鬼太郎的母亲逃跑却失败的回忆场景。

除了太阳族的列车场景外,其他片段在分镜阶段其实保留到了相当靠后的阶段。不过最终由于片长必须压缩到104分5秒,古贺导演不得不忍痛删掉这些内容。

——您之前提到,丙江带着男友出现,而那个男人成为了第一个牺牲者的设定,是在剧情大纲阶段就删掉了吗?

不是,这个设定在准备稿的某些版本中依然保留。但到了剧本阶段,我判断“这个情节绝对无法塞进去了”,只能忍痛割爱(笑)。

——那么,初稿完成后,到最终定稿之间是否有较大的设定变动?

没有太大的变化。初稿完成后,我基本上只是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以及根据水木制作公司的反馈进行修改。实际上,剧情大纲阶段我们已经向水木Production展示过一次,所以到剧本阶段并没有太多需要大改动的地方。

我对与水木Production沟通中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关于鬼太郎父亲的昵称“咯咯郎”的确定过程。一开始,谷田部女士提出了“咯咯(ゲゲ)”这个名字的想法,但水木Production表示,“‘咯咯’是水木茂先生小时候的昵称,直接用有些不太合适。”于是我在“咯咯”后面加了一个“郎”,成了“咯咯郎(ゲゲ郎)”,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此外,关于水木这个角色,他们的整体意见是避免让他与水木茂先生的形象重合得过于明显。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您有没有参考过什么电影或小说?

古贺导演向我推荐了木下惠介执导的《日本的悲剧》(1956年)。电影里,佐田启二饰演了一位流浪弹吉他的角色。所以,我在设计丙江的男友形象时,脑海中就是佐田启二的样子。这个角色被设定为丙江在离开江村时,作为女演员结识的英俊但落魄的无业演员。

此外,当我看完《鬼太郎诞生:咯咯咯之谜》的成片后,又意识到它让我想起了80年代到90年代的PC文字冒险游戏,比如《侦探 神宫寺三郎》系列。那些游戏中常见的硬派风格的男性独白,以及主角进入某个村庄后发生连环杀人事件的情节设计,和我们的作品有种相似的氛围。我这一代人确实深受这类作品的影响。

——祖先的灵毛化为灵毛背心的场景,是过去《鬼太郎》中从未出现的描写,也是一种新的诠释。

在准备这次创作时,我重新阅读了许多《鬼太郎》的原作故事,发现灵毛背心的登场其实意外的简单直接。但作为鬼太郎最强大的武器,我觉得应该将鬼太郎的诞生与灵毛背心的诞生联系起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场景,一并设定出幽灵族灭亡的原因等未曾解释过的部分。此外,还包含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在那个瞬间,幽灵族的怨念凝聚在一起,形成了黄色和黑色交织的灵毛背心。

——听说在制作压力最大的阶段,您还送去了慰问品给工作人员?

当时看到谷田部女士深夜在X上发帖,说“好想吃寿司!”之类的(笑)。后来她又说“想吃烤肉”,我就想,“好,我懂了!”据说制作组包括工作人员在内有15人以上,于是我直接订了20份叙叙苑的烤肉便当,送到工作人员的休息室。听说大家吃得很开心。我自己倒是没吃到(笑)。

——感觉吉野先生直到最后都像是工作人员中的一员。

是啊,我知道谷田部女士他们非常努力。在那个时候,已经完成工作的编剧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加油、祈祷,以及送点慰问品了(笑)。

——您对《鬼太郎诞生:咯咯咯之谜》的成功有过怎样的预期?

试映会之后,我自己其实也无法冷静判断,完全不知道这部电影会不会大热。而且我刻意不去看网络上的反响。直到上映两天后,我在调布的THEATUS影院参与了一场谈话会,看到后台的工作人员和观众的反应,这才意识到,“咦,似乎反响还不错?”有时,我会在带有桑拿的酒店里独自举办一个小型“慰劳会”。大概是在那次活动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我住进了川崎的Dormy酒店。在附近的一家居酒屋,我正好看到了千代结清酒的“子泣纯米”,酒瓶上画着子泣爷爷。当时,我已经明白电影成功了,喝着这个酒,刷着X,偶然看到了新海诚导演发的称赞我们的帖子。一边喝境港的好酒,一边看新海诚导演的称赞,那种感觉真的棒极了。我心想,“这酒也太好喝了吧!”(笑)

真的非常感激。光是有那么多人观看这部作品,就已经让我很开心了。这次蓝光发售,为那些“想再看一次”的观众,我时隔十几年特意写了新的广播剧CD。希望这是我的一份小小回馈,也能让大家感到高兴。

吉野弘幸 简介

编剧、漫画原作者。主要参与作品包括:《黑执事》系列(系列构成、编剧)、《境界触发者》(系列构成、编剧)、《咯咯咯的鬼太郎》第六部(编剧)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