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有关有声书、原作者以及其他

孤儿的故事总是令人动容。

最近在孤独的夜里,又重温了《秦时明月》的原著,不过是有声书版本。在台湾版原著第一卷的序言中,温世仁便提出了多媒体书观点,《秦时明月》的原著也是基于多媒体项目的第一步所展开的,只可惜追寻着心中武侠梦所构想的宏篇巨著尚未完成,温世仁就因操劳过度离开了人世,而如今《秦时明月》虽然成功多媒体化,衍生出小说、动画、电视剧、游戏多方产品,只可惜这其中的世界,可能远非温世仁所构想的那般。

当然比起动画的似无完结之日,明日工作上邀相声瓦舍续写的原著和基于原著的有声书则早已为这个故事画上句号,此番重看下来虽然细节不宜多想,前后也有部分不慎连贯,但比起动画所谓的历史为骨实则玄幻为肉,续写版本的魔法含量低了不少,更接近于温世仁所喜爱的古龙等一众武侠小说。

这次了解了之后才发现原著已经由天闻角川引进了完整大陆版,只可惜情节删减不说,封面也是和原著完全不搭的动画角色。但说到不搭,其实小说的标题和内容也没有多搭,《万里长城》中并无万里长城,《始皇之死》里始皇也未死,《夜尽天明》的塞外之行也很莫名其妙,难过的是温世仁实际的构想为何,我们永远不得而知,现在无论哪个版本,可能都说不上好。

话虽如此,抛开对细节的纠结,情感上跟着作者所想体验下来,很多情节还是十分令人动容,个人最喜爱的一段便是《万里长城》中高月未被亲生父母承认的情节了。

原著中的高月自婴孩时被奸人所掳,后因缘际会被庙公爷爷收养,可庙公爷爷不出几年便离开人世,之后六七岁的高月便假装成男孩子,以行乞为生,直到开始和主角荆天明一行的故事。高月靠着乐观性格挺过孤苦的生活,却也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看着婴孩时就挂在脖子上的玉佩,幻想母子重逢。

本卷中,机缘巧合之下,高月误入江湖中名望颇高的颍川双侠夫妇房间,恰巧撞见奸细少女依照所获情报,亮出同样玉佩,假装自己是其失散多年的女儿。高月出来对峙,却在少女奸细的花言巧语下,没能说服生母马少嬅,最终马少嬅认贼作女。

当然,单独来看这孤儿被人顶替,不得与亲生父母相认的情节,虽然容易唤起读者的同情,但也并不多出彩,然而这“秦时明月”的故事,高月是孤儿,荆天明也有着相似身世。

主角荆天明虽为荆轲之子,但从出生便在秦宫长大,由于秦王对其母丽姬的偏爱,从小就接受着“父王”的好意,直到刺秦之时,在母亲的托孤下,几番辗转由盖聂代为抚养。生性倔强的天明,虽然旁人和师傅盖聂都叫他记住自己是刺秦英雄荆轲的儿子,但他对这个别人口中的英雄,自己却从没见过的父亲,也并无父子之情,而曾对他好的秦王,如今却派杀手致他于死地,由此陷入对自己身份的纠结之中,最终想明,自己既非英雄之子也非秦国皇子,荆天明就是荆天明,仅此而已。

在高月与少女奸细对峙之时,身为童年玩伴的荆天明自知伙伴所言不可能是虚假。看到马少嬅最终认贼作女,抛下一句“这样的父母不要也罢”的话,带着高月离开了。

如此的互文,让本来细节有些稀烂的小说稍稍拔高了一些,我也很喜欢这种往事不可追,珍惜当下眼前对自己好的人之展开。不知道这种充分利用前卷设定的展开,是不是温世仁大纲中的遗留之物。

说起温世仁,他的人生道路也十分令人向往。先是在科技领域有所斩获,与人共同设计出台湾的第一台电脑,后又在此基础上,在科技行业创业成功,成为知名企业家,功成名就之后,又拾起儿时梦想,亲自在文化领域继续开疆拓土,其创办的明日工作室的作品无论是动画《星猫》还是游戏《虚拟人生》系列都有着不错的口碑,猝然离世,着实令人惋惜。

所以对于未完成的作品是应像《秦时明月》般,即使狗尾续貂也让它最终面试,了却原作者的心愿,抑或是如《造梦机器》一般,既然无法完美,便让他仅存在大众的幻想中呢?不管怎样,秦这样一个,从久远看留下了许多功绩,但又给当时民众带来诸多苦难的年代,去描绘一众英雄人物,在历史的车轮下螳臂当车的悲剧故事,着实是优秀的构想。希望未来某天,能够看到一部更完美的《秦时明月》故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